最近在读马歇尔的《非暴力沟通》,才发现在生活中,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暴力沟通。看见一个头发凌乱的陌生人,我们也许会说:你看那个人邋里邋遢,一看就不爱干净。看见孩子不听话,我们也许会说:你再不听话,我就不爱你了。我们总是会说出一些“我们觉得”没问题的话,但是并不知道,对方在听到我们的话会带来多大的伤害。
“良言一句三冬暖,恶言伤人六月寒”。在生活中,应尽可能避免非暴力沟通,尽可能避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别人,尽可能避免将人与人相互比较,尽可能避免用语言去威胁别人,也尽可能的避免用“不得不”去逃避责任。
尽可能避免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判别人
近年来,“网络暴力”这个词非常火,大部分“网络暴力”的源头就是某些网友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随意、肆意的评判别人,比如看见一个年轻人在和一个老人争吵,我们会习惯性以“弱势群体”为因而评判这个年轻人,也许我们忘记了“坏人也会变老”。再比如看到一个中年人经常半夜三更才回家,我们会习惯性的评判这个中年人不顾家、没有责任感,也许这个中年人正是因为这个家在外面应酬,拉业务。
太多太多的想象都标志着我们习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别人,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了解具体的情况,肆意、随意的评判他人,这是对他人的不负责,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。
尽可能避免将人与人进行比较
在现实生活中,比较无处不在。最常听到父母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,“你看看张三是怎么做的,你又是怎么做的?你为什么让我这么操心?”比较就像慢性毒药,会慢慢的侵蚀对方的内心,不断的给他带去伤害。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,孩子往往会非常叛逆。
再比如有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的父母和别人的父母进行比较,甚至有时候会当着自己的父母面说:你看人家父母为子女都做了什么,你们又做了什么?如果你是父母一方,听到这些话有什么感想?会不会很伤心,很失落。
比较往往是暴力沟通的来源,再生活中,应尽可能的少将人与人进行比较,而且仔细了解对方的内心想法,仔细去观察对方的状态,通过将人与人之间建立连接来达到非暴力沟通的目的。
尽可能避免用语言去威胁别人
在生活中,我们也许会对父母说:如果你们不给我买车买房,我就不结婚了。我们也许会对朋友说:如果你们这次不给我借钱,我们就不是朋友了。我们也许还会对孩子说:如果你这次再不听话,就永远不要回来了。
这些自以为"理所应当"的事情,在别人看来并非如此。我们往往喜欢打着"爱"的名义做着伤害人的事情而不自知。如果经常性的用语言去威胁别人,到头来只会落得一场空。
说话是一门艺术,既要说到别人的心坎里,也要说出自己的需求。采用威胁的说话方式往往是最失败、最低级的。
尽可能的避免用“不得不”去逃避责任
因为是领导的安排,我不得不晚上12点去开会。因为是父母的安排,我不得不考公务员。生活中,经常有这种"不得不"的事情发生。
"不得不"表示是一种心不甘情不愿的状态,会潜移默化的让自己产生逆反的心里,假如领导经常安排你凌晨12点去机场接人,你会不会天天骂骂咧咧?假如父母天天在你耳边催婚,你会不会非常烦恼?
其实换个方式,领导为什么喜欢安排你凌晨12点去接人?是不是因为你工作态度好,安排周到?父母为什么天天催婚,是不是因为父母年事已高,希望你能找一个人陪伴?
有时候,我们需要去感受根源,不要被表面的字眼或者语气而蒙蔽。
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《非暴力沟通》告诉我们四个步骤:
- 观察
- 感受
- 需求
- 请求
(1)首先,需要观察事实的基本情况,基于事实进行沟通是最基本的尊重。
(2)其次,需要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,感受不是想法,也不是评论。比如我觉得你不爱我,这是想法而不是感受。
(3)再次,需要挖掘出感受背后的真正需求。你不开心,是不是因为你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?那什么是你真正的需求呢?我们就需要挖掘不开心背后真正的需求,只有找到根本需求,才有解决问题的途径。
(4)最好,需要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请求。当明确了自己的需求,就应该大胆的提出请求,这样更直接、更有利于解决问题。
在交流沟通中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:富有同理心。同理自己,同理他人,换位思考,这样才更有利于沟通。同理自己,我们更能提升对自己的了解,同理他人,我们更容易建立友好的沟通。
读完本书,我学到了在生活中应该富有同理心,不要一上来就说大道理,讲人情世故。当别人向你倾诉的时候,不要急于去安慰或者分析,应该努力引导他打开自己的心扉来表达自己的感受,而我们需要适当的给予回应,用同理心来体会他人当时的感受。
评论区